估波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查看: 1873|回复: 0

[排球] 王一梅的奥运之路

[复制链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超级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7514
精华
11
专家点
150

盘口精英奖最旺人气奖终生成就奖

发表于 2012-7-15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年弹指一挥间,王一梅说在行至穷处之时,她才意识到“且行且珍惜”这五个字的珍贵。自称晚熟的她,也决定用这迟来四年的成长,带领队伍完成她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改造王一梅”

提起伦敦周期的中国女排,每个人都能说上一小段。毕竟,从陈忠和离任开始,这支队伍所经历的,就远不只是起承转合这么简单——三任教练,队员进出,成绩起伏。四年间每一刻都在不辍地为人们“生产”着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其中,王一梅,当然是被反复提及最多的那个名字。

“跟四年前相比,感觉自己成了话题的中心,以前,只要跟在大姐姐们的后面就好了,但现在我已经是队里面的老队员。”弹指一挥间,王一梅觉得很多事情的变化远比她想象来得更快。比如,伦敦周期的一开始,蔡斌初上任之时,“黄金一代”的主力队员就尽数离队,而她自己,也从打惯了的主攻,一下被定位为了“假接应”。

“我怎么想并不重要,队里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我会服从队里的安排。”2009年漳州集训之初,王一梅就被刚刚上任的蔡斌当做是手中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加以改造,而这位青年队时期曾师从蔡斌的重炮手,也欣然开始了这段事后被证明为“并不成功”的改造。而也正是由这次改造开始,王一梅不可避免地成了“蔡家军”,乃至其后的“王家军”、“俞家军”时期的话题人物——因为,如何打造中国女排,在伦敦周期,已经被尴尬地简化成了如何使用王一梅。

2009年,蔡斌麾下的中国女排在邀请赛两输日本,引起了国内好一阵的轩然大波,而因为一句“你是哪个单位”的玩笑话,蔡斌也直接被积聚已久的怨念推上风口浪尖;等到大奖赛总决赛只胜一场,狼狈不堪地回国备战亚锦赛——不夺冠就下课的“真命题”已经摆在了蔡斌眼前。虽然,他只上任了不到一年;虽然,王一梅腰伤复发,参加亚锦赛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最终,蔡斌选择了保护王一梅,没有带她去征战亚锦赛。而这样的选择之下,中国女排因为主力二传魏秋月在决赛赛前的腰部扭伤,2比3遭泰国女排逆转,成就了后者在伦敦奥运周期的第一个高潮。而女排蔡家军,以及属于王一梅的第一次改造,也就此划上了戛然而止的句点——在次年的漳州集训中,等待着王一梅和女排姑娘们的,就已经换成了王宝泉,这位带领天津女排“八年七冠”,创下了国内女排联赛一连串纪录的传奇教头。

王宝泉上任之初,王一梅就从“假接应”变回了彻彻底底的“真主攻”,而按照新教练的要求,王一梅还加强了一传训练。因为,在王宝泉的思路里,接不好六轮一传的主攻,就没有上场的意义。即便是王一梅,也没有任何例外可讲。

于是乎,“一传防守效果不理想”的王一梅,从2010年的总统杯开始,就在王宝泉的中国女排阵容里逐渐边缘化,甚至等到了大奖赛开始,就直接被排到了替补阵容之中。

“服从队伍安排”,王一梅依然这样默默说着,并开始苦练一传、防守,但即便如此,带着一身伤病的她,虽然在大奖赛分站赛之中力拼回了首发上场的机会,却也已经无力改变整支队伍的颓势——2010年,在澳门站惠若琪不幸左肩脱臼后,疲惫不堪的中国女排就开始了又一波的连战连败。而等到总决赛结束后,“心力交瘁”的王宝泉,也请辞国家女排主帅的职务,挂印离去。而他对于王一梅的改造,也就此不了了之。

紧随王宝泉之后上任的国家女排主帅,是原任助理教练俞觉敏,而他在真正掌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还是改造王一梅。在他的想法中,王一梅应该能够成为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一个“强力接应”——不同于蔡斌时期王一梅假接应真主攻的定位,俞觉敏将王一梅的场上位置移到了二号位,真真切切打起了接应,而对于这样的变化,王一梅说的依然是那句令人熟悉的“服从队里安排。”

只不过,与前两任教练的改造结果相同,俞觉敏的“王一梅改造计划”,也早早就落了空——还没等结束漳州集训,王一梅就已经回到了熟悉的四号位;而作为强力接应改造的副产品,杨婕,这位同样出身主攻的年轻小将被推上了接应位置。可惜在俞觉敏的强力接应思路下,中国女排在大奖赛中接连败退,甚至等到澳门总决赛时,不得不交出了六战全败的战绩,位列全部参赛球队的最后一名。

“重夺冠军”

“那时候真的觉得已经落到了谷底,不可能再差了。”王一梅说,回想起2011年的8月女排最谷底的那段日子,只觉得空气都让人窒息,“虽然那时候我已经被明确打四号位,但其实整个人都几年来最糊涂的,因为不知道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我该怎么办。”

王一梅说,那时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跟伦敦奥运会无缘,尽管,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念。但毫无疑问,这样的想法,也是多少年来第一次出现,“打奥运会一直觉得都是天经地义的,但就是从那时候起,变成了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伦敦参加奥运会。因为,我不想就这样结束。”

2011年,在以大奖赛总决赛最后一名的成绩收官后,中国女排的任务就变成了力争亚锦赛前两名,保住世界杯参赛资格——不是夺回亚锦赛冠军!当时跌入谷底的中国女排,已经把姿态放得不能再低——能够参加世界杯即可,夺回亚洲冠军反而成了锦上添花的附属选项。

好在,在经历了张磊回归,张娴离队等风波之后,以哀兵姿态出征的中国女排,竟势如破竹地拿到了亚锦赛的冠军——在决赛取胜日本女排后,年轻的队员们哭着抱作一团,感慨她们终于在熟悉的球馆,熟悉的对手面前,翻过了多年前亚青赛不敌日本丢掉亚洲冠军的那一页。而王一梅口中的“我们五个”,则也拉起国旗合影,如释重负地说她们“总算把从自己手里丢出去的亚洲冠军夺了回来”——2007年,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败走泰国,丢掉了把持已久的亚洲冠军,而队中的王一梅、魏秋月、马蕴雯、徐云丽和张娴,则在整整五年之后,才终于实现了夺回亚洲冠军的夙愿。

“我们五个”

四年一个轮回,身为运动员,似乎很难不把奥运会当做人生节点。而每逢奥运会结束,挥挥手作别,似乎就也成了家常便饭。按照王一梅的说法,伦敦,将也是“我们五个的最后一届。”

王一梅口中的我们五个,指的是二传魏秋月;副攻马蕴雯、徐云丽;自由人张娴;再加上她自己——从北京奥运会周期开始,就一直在一起摸爬滚打的好姐妹。而“最后一届”这个说法的提起,则要从2011年的亚锦赛说开去。

“这应该是我们五个的最后一届亚锦赛。”赛后,虽然加上了一个“应该”,但王一梅还是说出了“最后”两个字,而不只是亚锦赛,按照王一梅的说法,从今以后的每一场球,都已经可以加上“最后”当作定语,“最后一届奥运会,最后一年的大奖赛,因为伤病,因为年龄,因为种种原因……”她们五个都已经想好,要把句号画在两年之后——打完2013年的全运会,“我们五个”就要开始新生活了。

“虽然还没有想好具体要干什么,但能确定的是我们大家在一起打球的时间,已经开始倒计时了。”王一梅说话的声音很轻,但语意里满满的都是不可动摇,“想到这些,我们就不能不珍惜每一天,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从亚锦赛的气势如虹就不难看出,王一梅口中的“珍惜”,有着多么强大的气场和力量,而正是带着这份“且行且珍惜”的共同理想,姑娘们又开始了她们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在赛前大家都不看好我们,我们也没有想过到底会取得怎么样的成绩,就想要一场一场地打好比赛。”彻底甩掉了包袱的中国女排,最终以世界杯第三的成绩完赛,顺利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我们能去奥运会了!”在击败德国女排后,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哭着拥抱在一起,声嘶力竭地高喊着。而不同于年轻队友的压力释放,“我们五个”脸上写着的则更多是洒脱,“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享受最后的比赛了。”

只可惜,就像是要特意考验“我们五个”一样,好不容易顺风顺水走了半年多的中国女排,在距离伦敦奥运会只剩下三个月的时候“浅滩遇险”——在北仑基地的训练中,王一梅不幸右脚踝关节韧带撕裂,一时间是否能够赶上奥运会都成了未知数。

“其实,我一直都是有信心的。”王一梅说虽然自己也曾经“脑海一片空白”,但因为“有队友在等着我回来”,所以始终不曾放弃过自己。而一直控制良好的体重,以及可谓奇迹的恢复速度,就都是最好的证明。

当王一梅在微博上透露,即将于第二天回归中国女排时,年轻的队友奔走相告,庆幸“定心丸”即将归来;而马蕴雯则只是用一句“我们四个等你好久了”,再度提起了五个人的重要约定,“我们五个的最后一届奥运会”,这样的定语虽然伤感,但诚然也是支持着她们的最强大力量,“我回来了”,王一梅说,她不会让这个愿望有任何遗憾的可能,“因为我们花了太长时间才想明白。”

“不留遗憾”

2008年,在陈忠和的带领下,“黄金一代”以北京奥运会的铜牌谢幕,而在那之后,中国女排也迎来了真正的“下一个周期”。因为陈忠和的留任,以及“黄金一代”的坚持,原本该在雅典奥运会后就开始的新老交替,直到北京奥运会后才真正开始。但接连三任教练的更替,以及建队思想不统一,让这支昔日的冠军球队,整整经历了三年的低谷,甚至一度来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在以前,我很少想很多事情,不论场上还是场下,因为队里有大姐姐们带着我,场上我只要扣好球就可以了;场下我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有她们帮着我提点,我其实过得非常简单。”王一梅说,虽然她成名于北京奥运会周期,但属于她的成长,直到伦敦周期的四年才开始作用发酵。

“碰到了许多的困难,经历了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再没有大姐姐帮我,我一下子成了老队员,还要给小队员当榜样,很多事情都变了。”回想起自己在国家队的时光,王一梅说她或许是“晚熟”的那一类,因为就连控制体重这件事,虽然历任教练都在叮嘱,她也早就把各种好处坏处烂熟于心,但直到她意识到“行将退役”这一天就在不远处,必须要珍惜每一天时,才真正做到了“管住嘴,迈开腿”,这句早早就在耳朵里磨出茧子的话。

“以前我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必然的,比如去奥运会就是天经地义,等到了那一天就会自然发生的事情。但当我意识到也许可能去不了的时候,真的是很受震撼。”王一梅提起曾经让她无比害怕的一闪念时,非常庆幸现如今的她最终能够如愿以偿,“我也是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才知道,比如受伤,比如输球,比如退役,才是真正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你没有办法去阻止,你能做的只有珍惜好现在。就像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跟队友一起打球,珍惜每一天。”

说到最后,王一梅毫不避讳地提起了“最后一届”这个定语,“我一定不会给自己,给队友留下遗憾。因为,这同时也是很多人的第一次奥运会,我会像四年前大姐姐们带着我打球一样,带着她们在场上打好比赛。”

对话

Q:欢迎回来,队友们都等你好久了。

A:对,整整62天,从我离开到现在,我也非常非常想回来,现在我回来了。

Q: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二次奥运会,相比起四年前是不是有很大的不一样?

A:四年前,是大姐姐们带着我打比赛,在场上我只要记好进攻线路就可以了,别的都不用管;在场下也是一样,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人帮我想着,那时候自己就只有兴奋而已,没有什么怕不怕,紧张不紧张的,就是挺高兴地就打完了奥运会。但这一次不一样,这四年队伍经历了很多事情,队里也有很多的年轻队员,现在我已经是老队员了,所以心态上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原本这一次我是以非常享受的心态来迎接奥运会的,但因为受伤,中间也变得急躁过着急过,但现在这些都过去了。能够回到队里真的是非常高兴。

Q:这四年队伍成绩时有起伏,你中间是否会有过失去信心的时候?

A:虽然我也迷茫过,但我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因为队友很支持我,也相信我,所以我知道我不能放弃。我想队友们也是一样,这四年我们成绩起起伏伏,但最终我们还是靠自己的实力打到了奥运会,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Q:这四年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其实有很多,比如亚锦赛夺冠还有世界杯拿到第三,可能相比起世界杯,还是亚锦赛印象最深,因为那是我们从最困难,最低谷一步步走出来的过程,在拿到那个冠军之后,我们终于能释放出来,信心也是从那之后一点点被找了回来。

Q:在总决赛连败的时候想没想到过可能去不了世界杯,打不了奥运会?

A:的确曾经有过一闪念,想到过,但马上就又想这一定不会发生的,我们一定会努力打到伦敦去的,就算世界杯拿不到资格,落选赛我们也会去的。


Q:但结果我们非常圆满地拿到了亚锦赛的冠军,世界杯也拿到了第三……

A:那应该是我们三年多来最高兴的时候了,接机的时候大家给我们的都是鲜花和笑脸,没有人再说你们怎么打得不好,我们也非常庆幸通过努力可以去奥运会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肯定。

Q:对于奥运会你又怎样的期待呢?

A:应该是好好享受比赛吧,打好每一场,这应该是我们几个老队员的最后一次奥运会了,但同时也是年轻队员的第一次,我会像四年前老队员带领着我打比赛一样,好好带着她们打好每一场比赛,不给自己和队友留下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估波论坛

GMT+8, 2025-1-26 1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