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台灣服貿引起好大問題,台灣年輕人擔心外資流入,令到本來是中小企天堂的台灣變成大資本家樂園,年輕人的未來就只可以為別人打工,而且本土文化會慢慢變成邊緣文化。
其實這是可以預期到的,但是在生活的洪流內,又有誰可以抵抗金錢力量?就以英超為例,車路士、阿仙奴、曼聯、曼城及利物浦,隊隊都是非英國老闆,佢哋都主張從外地購入高質外地球員為球隊爭勝,試問呢幾支豪門正選陣容內,有幾多個是英國人?大部分都不超過4個。這是外資流入英超,再加上冇外援數目限制的結果。
大家會覺得讓球賽水準上升、提高吸引力,難道不是好事嗎?事實上,外國資金流入對早幾年經濟下滑的英國是很重要,如果沒有了資金和球星,英超都不會有今日的BIG 6,但是當你見到英格蘭國家隊和青年軍的成積,都因球員於球會缺乏出場機會下而有所影響,難免會因外資大幅改變球會文化而對球會失望。
甚至極端情況如伯明翰、樸茨茅夫等等,老闆突然決定離去,把球會破壞到難以回復,這都反映出讓外資大量流入但欠缺監管都會出現問題。
「大倫敦打吡」冠軍前哨戰
今個星期車路士和阿仙奴兩支帶着外資的傳統英超強隊將會進行「大倫敦打吡」,勝負對聯賽冠軍有決定性影響。但如果兩支球隊都好似巴塞或皇馬,甚至拜仁一樣,有大量本土國腳上陣,未知英國當地的球迷睇波時會否更開心興奮呢?
(now 621周六晚8時45分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