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2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体育日报:权威主导的选拔机制造成机会有限
我们的公平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才选拔圈往往是由权威主导的,他来划定范围、他来挑选。我们的人才选拔是独木桥式,看起来路很多,每一条都是单行道,限时、限向、限行,总之,机会是有限的,身高只有1.91米的林书豪一旦被否决,就是一票否决。
刘耿
林书豪再一次打翻了中国人的五味瓶:鼓舞、自豪、反思、批判、羡慕……凡有体育明星横空出世,主要是在体制内外、国门内外“跨界”的,都会经历这么一阵心理躁动期。
这种思考自然有益,但不总是正确,还得因人而异,将林书豪作为一个“跨界”案例进行剖析,并不合适,林书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与中国无交集。在许多中国人的理解中,“中国人”是个血统概念,不是法律概念,是不是“中国人”是看出来的,林书豪与中国的唯一勾连,就是“看出来的”。以林书豪为例,与以科比为例,对比中美篮球人才培养体制,是一样的毫无意义。
所以,不能将林书豪与姚明归并为同类项。姚明作为中国对美国的最大号商品出口,保留着“中国制造”的显著特征:就是个高,技术或许不必要求过高,反正身高也不方便,只要站在那里等球就可以了。这也是美国人对亚洲中锋的通观印象。林书豪在德安东尼的跑轰体系中大放异彩,鉴于他的技术、他的球场阅读能力,美国人说,原来Asian can drive。
林书豪是一面只反映美国体制的镜子。他的故事是典型到好莱坞都不好意思再复述的“美国梦”模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挫到底部,而后一夜成名。
梁文道由此看到了美国体制不可靠的一面,“为什么他这一辈子23岁里面他一直打球而且其实打得都不错,怎么可能中间都把他漏掉,中间有多少教练,多少XX,有多少那种专门发掘球星的经纪人是要赚钱的,你们都在哪呢?”
如果林书豪一直被埋没,根本没人会注意到美国体制中的这个bug,美国体制依旧伟大;那么,林书豪从这个埋没过他的体制中脱颖而出到底是说明了这个体制的靠谱还是不靠谱?
没有一个体制百分之百靠谱,至少现存体制之中没有。关键不在于这次你有没有挤进来,而在于门永远开着,永远都有机会才是最大公平,公平不代表不残酷,美国人当然势利眼、看走眼,也当然存在着血统论歧视,但是,机会提供为修正这种瑕疵提供了可能,为储才库的壮大提供了无限的扩展槽,也就是说,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我们的公平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才选拔圈往往是由权威主导的,他来划定范围、他来挑选,自认为有才的当然可以自荐,而这种自荐往往又带有了传奇色彩,需要运气,甚至权威当天的心情。我们的人才选拔是独木桥式,看起来路很多,每一条都是单行道,限时、限向、限行,总之,机会是有限的,身高只有1.91米的林书豪一旦被否决,就是一票否决。
(本文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