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职业体育质变的期待
举办了17个赛季的比赛,CBA从无到有,由小到大。17年间,围绕CBA为何而办、为谁而办、怎么办,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酝酿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的“奥运争光计划”于1995年面世,而中国的足篮排三大球却陷入新中国体育史上最深的低谷。2008年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51块金牌,没有一块属于真正的团队项目。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大捷,难掩三大球等集体项目和田径等基础项目由于缺乏足够的关注、编制和经费而导致的成绩滑坡,并由此引发了中国体育界和社会各界对“金牌含金量”的讨论和反思。
著名体育产业专家鲍明晓教授就指出:“如果夺取金牌是以丢失需求、丢失人群、丢失市场、丢失财富、最终丢失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力作为代价时,这样的体育还是人民真爱的体育吗?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所呼唤的体育吗?”
在联赛成立之初,篮球的职业化改革并未成为主流,在不影响中国体育“金牌战略”的前提下,CBA与足球职业联赛一道,成了改革的“试验品”,而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三大球自己养活自己,不增加财政负担;万一球类项目成绩滑坡,也不会影响作为重中之重的“奥运战略”。
“试验品”的地位与当时主流的“奥运战略”、“金牌战略”不可同日而语。以往竞技体育以夺取金牌为唯一目标,其他的一切都要为这个总体目标而服务,在这个体系中,篮球也不例外,以国家队为中心,一切都要为国家队让路。而一个成熟的篮球职业联赛应该做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举办观众喜欢看的篮球比赛,是职业联赛的最高追求;服务球迷、满足球迷需求,这是职业联赛的准则。
职业联赛需要吸引观众,就必须把最好的球员和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而国家队需要好成绩,同样需要这些资源。国家队与联赛的矛盾,在任何一个体育发达国家都存在,尤其体现在足球、篮球这些职业联赛发达的项目中,但这些国家一般会采取协商、兼顾的方式,以取得国家队和联赛利益的共赢。
但在中国体坛,国家队和联赛地位的失衡却非常严重。2006年,为能更好地为奥运及国家队服务,在统一安排下,篮协不得已作出了缩短CBA联赛赛程、将每队50场常规赛减少为32场的决定。
2007年,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又是在统一安排下,篮协将CBA联赛开赛时间提前到了10月份。2011年,为备战伦敦奥运会,联赛提前开打,留给国家队尽可能多的集训、参加热身赛的时间。
2011-2012赛季是各俱乐部投入最大的一个赛季,但是一些省区市为了全运会而牺牲俱乐部的利益;联赛的一些规章制度朝令夕改;本赛季绝大部分球迷认同的“最有价值球员(MVP)”马布里,竟由于“仅限本土球员”规定而铁定无缘该奖项。好的球员不能全力打联赛,最好的球员竟不是“最有价值球员”,联赛的怪象令人感叹。
很多专家都曾指出,国家队的集训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时间,两个月足矣。中国篮球队是全世界集训时间最长的国家队,比欧洲相应水平的国家队集训时间长一倍半,而效果却远不如对手。
目前世界上篮球国家队的格局,基本上是与本国联赛的水平相匹配的,联赛水平上去了,国家队水平自然低不了。在亚洲范围内CBA的竞技水平依然是一流的,不仅中国队长期处在亚洲顶尖的位置,而且以在CBA效力的球员为主干的约旦队更是在2011年武汉男篮亚锦赛中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间接证明了CBA的实力。
因此,借本赛季CBA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体育的发展重心也应该迎来一个转移的契机。能否把CBA打造成盈利能力强、文化影响力大、社会美誉度高的品牌职业赛事,不仅关系到中国篮球的盛衰,更关系到中国体育产业的前途命运。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X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
新的形势要求中国体育界要有“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应当改变中国篮协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现状,实现“管办分离”;应当完善联赛规则,马布里无缘“MVP”、歧视性标语无处罚条例等情况,需提前制定规则予以应对;应当实现裁判的职业化,使裁判的执法水平与联赛的发展挂钩;应当拓展CBA市场,从球队产品、品牌推广、电视转播、网络包装等方面开发市场潜能;应当改进媒体服务,避免座位不够、网络不灵、信息不畅的尴尬;应当加强赛场管理,正面引导、规范联赛文化……
做好这些,把事关中国体育发展的职业篮球再次当作“突破口”,从制度、思维、资源等方面大力改革,把打造高质量的职业篮球联赛作为自身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这样才能达到CBA真正的“质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