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3):The Shot! 飞人绝杀骑士
小正太和大男人的区别是,你除了耍酷不走寻常路,还要看你是否已经将硬邦邦的理想变成硬邦邦的现实。就像艾伦—金斯堡,在30岁之前,或者说在《嚎叫》之前,他只不过是一个热衷叛逆与反抗的颓废青年,而在这之后,他被奉上美国现代诗歌的神坛。
有时候就是这样,某个灵感火花的碰撞,某个夜晚的心血来潮,可能会将你醍醐灌顶,然后改变自己,顺便改变历史——在1989年5月7日之前,迈克尔—乔丹只是英气逼人的正太,而两个半小时之后,正如“魔术师”约翰逊所言,“(手指球馆),这里迟早是他的,我也很好奇,到底什么时候发生。”
这个夜晚,也是我们的主人公亲口承认最喜欢的一个夜晚。这并不容易,考虑到属于他的夜晚实在是恒河沙数,尤其是还有1998年那最盖世无双的一投。但并不是所有人觉得最好的,就意味着我们也有同感——这跟爱情是一个道理,即便阅女无数的浪子,午夜梦回时也许最惦念的还是纯真年代的初恋。
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1989年5月7日夜的那段故事,既是乔丹传奇生涯中的一处里程碑,也是他从篮球竞争中获取至上快感的“初恋”。
1
这个夜晚的故事,后来被浓缩成了两个单词:the shot。通常翻译成中文:那一投。但我觉得翻译成“那一射”更有味道,更有气场——你懂的,所有的蓄力,在刹那间磅礴而出……
这是东部季后赛首轮,骑士vs公牛,第五场,也就是“win or go home”的生死一战。在外界看来,公牛的胜机并不大。骑士高居东部第三,队内虽无超级球星,但类似2004年的活塞,进攻端无私,防守端无畏。拉里—兰斯、约翰—威廉姆斯、布拉德—丹特利、马克—普莱斯、克莱格—伊霍、罗恩—哈勃等人,在一代名帅威尔肯斯的捏合下,已经具备冲冠实力。
1988—1989赛季,骑士夺取当时队史最佳的57胜,而公牛区区47胜。且在常规赛的6次对阵中,公牛全败。因而,季后赛的悬念,似乎不是公牛能否爆冷的问题,而是他们可否用一场胜利慰藉芝加哥球迷的问题。
“我不认为事情那么简单。季后赛和常规赛并不是一回事,我也不会受任何外界预判的影响。”乔丹后来回忆道。过去4年季后赛,公牛只有一次跨过首轮。但正是在1988年,公牛3比2击败了骑士,进入东区半决赛。另外,在1988—1989赛季,乔丹职业生涯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拿到30+8+8,“那意味着我更强大,我的队友更强大。”
运气也在帮公牛的忙。超级射手普莱斯因伤缺席首战,伊霍缺席第三战。这让公牛偷走了第一场,然后在前三场以2比1领先,公牛很有可能在家门口拿下第四场,进而赢得系列赛。
差一点如人所愿。乔丹在常规赛末段错失一个锁定胜局的罚球,骑士将比赛拖入加时,并且3分险胜。决战不得不再次来到俄亥俄州的里奇菲尔德大球馆。那是一个初夏的周末下午,全美直播。
2
和之前几场比赛剧情类似,比分犬牙交错——最后三分钟双方交替领先了9次。骑士队就像玩一场古老的围猎游戏,只是不知道野兽到底是乖乖就范还是反嗜得手。
前面的剧情直接跳过,来到最后6秒钟。骑士98比97领先。乔丹高位接球,一个虚晃,顺带左肘隐蔽的轻甩,将伊霍撞到一边,运了两步球,中投命中,公牛99比98反超。
骑士暂停。威尔肯斯设计了一个精妙而出人意料的配合,伊霍发完界外球后,直接奔袭篮下,队友的球及时传来,伊霍用一个轻松的上篮帮助主队再次实现反超,乔丹大鸟般的腾空扑盖,略略迟了刹那,遗憾的不禁抱头痛惜。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故事,也许这一幕将会写进篮球从业者的必参宝典,用以讲述最后时刻的冷静与果敢、战术与执行是多么的重要。但美国人最爱的戏码,还是神乎其神的英雄传奇。于是,乔丹再一次让全美观众如愿以偿,而全场拿下24分本可以成为骑士功勋的伊霍,瞬间从天堂堕落地域。
克利夫兰人留给公牛3秒钟时间。
时任公牛主帅道格—科林斯面色凝重地叫了暂停,他想出了两套方案,由身高2.06米的塞勒斯发中线球,中锋卡特莱特和皮蓬轮番为乔丹掩护,乔丹若能接球请自行处置;倘若乔丹无法接球,那么皮蓬和霍奇斯可以互相掩护,谁有机会谁接球出手。
回到球场。骑士洞悉了公牛的首选策略——当然,这几乎不能算是秘密。卡特莱特并未能为乔丹做好掩护,南斯和伊霍一前一后缠住乔丹,犹如城管捉拿小贩。好在塞勒斯够淡定,没有急着发球,公牛也无暂停可用。猝然间,伊霍稍有犹疑,乔丹用一个假动作骗开南斯,顺利接到皮球。
他向左运了一步,此刻伊霍犯了一个让他终生后悔的错误,他试图抢断乔丹,从而失去防守位置。乔丹再运一步球,在时间还剩一秒时跃起,回过身来的伊霍也同时跳起,伸长手臂干扰……
还是像“魔术师”说的,“迈克尔会在空中飞一会,想一会,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办?”当时的乔丹可没这份闲情,但他的确没有急于出手,而是等伊霍的手臂划空而过,才调整了一下弹道将球射出。
你很难想象这是在一秒钟可以完成的事情,但确实如此,地心引力常常会被乔丹嘲弄。
等到乔丹落地时,已是全场肃静,观众抱头,裁判哑然。只有乔丹是清醒的,他知道这球进了,也该算分了,于是,他再次跃回空中,挥拳,左右手连着挥,放肆怒吼,直到塞勒斯上来一把抱住。在他的侧后方不远处,伊霍也挥了一下手臂,然后颓然倒地,掩面摇头。科林斯则像个疯子一样在球场上奔跑……
记分牌迟疑了一会,然后定格为101比100。乔丹全场32投17中,44分,9篮板,6助攻。
3
“那是我的噩梦,那几年,我不敢看电视,好像每个频道都会放那一次投篮。那几乎毁了我。”多年以后,伊霍才敢剖白心迹。他和1998年的拜伦—拉塞尔一道,成为篮球史上最著名的“背景帝”,以至于伊霍还开玩笑道,“如果可以收版权费的话,我想我已经是亿万富翁了。”
坦白说,我们这么记住伊霍并不公平,作为一个直到第48位才被选中、资质平庸的白人后卫,能够成长为东区最恐怖的后场铁闸,是需要一点真本事的。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阻挡在乔丹的身边,而伊霍,正是那几年骑士对付乔丹的头牌人选。
乔丹也承认,自己对伊霍饱含尊敬,“你的很多潜能,都依赖伟大的对手去激发。克雷格就在我的这份名单里。”
正史当然不会怜悯小人物的喊冤叫屈,只会扩展大英雄的滔滔神迹。这一射,被公认为乔丹通往天王巨星的敲门砖和通行证——相比于1986年对绿军的63分,the shot为乔丹赢得了一场比赛,一个系列赛以及第一次东部决赛之旅。
这些是显性的,隐性的价值更显珍贵。
“那是他完成蜕变的一次投篮,是所有人向他真正致敬的一次投篮。”塞勒斯说。
而乔丹本人则认为,“这是我们赢得芝加哥城信任的开始,是自信我们可以做到什么的开始。”
一年多后,NBC电视台推出“the shot”专题片,起始处的字幕选用了金斯堡的《嚎叫》:“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寻找狠命的一剂(I saw the best minds of my generation destroyed by madness, starving hysterical naked, dragging themselves through the negro streets at dawn looking for an angry fix)……”
金大侠狂野荒诞的诗句,用在那一晚的乔丹身上,竟然毫不突兀,天衣无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