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聽到一個令我頗為震驚的消息,就是大球場可能變成仿真草球場。雖然我不知道這情況是否真的會出現,又或者相關計劃去到甚麼階段,我衷心希望當局及決策者在「扑錘」前,可以多聽各方面聲音,尤其是球場的用家──球員。
還記得暑假期間,多支英超勁旅來港作賽,大球場因草地質素太差而成為國際笑話,據聞有份東來獻技的曼聯,領隊莫耶斯一度擔心與薯仔田無異的大球場,會令球員受傷而考慮罷戰。雖然賽事最後如常舉行,但大球場的驚嚇度實在令人留下深刻壞印象。
請先聽「用家」意見
為免「薯仔田」再現成為國際笑話,大球場銳意改變,這點值得支持,但求變的背後,是否應該先進行廣泛諮詢,多顧及用家的需要和意見呢?嚴格而言,無論是Book場的賽會或購票入場的觀眾,雖然是消費者,卻不是用家,在場上比賽的球員才是。我的意見不代表所有球員,但相信會是大部分球員的心聲,仿真草雖然四季如一,不會受天氣或使用率影響,但這「優點」背後卻暗藏許多「殺機」。
由於仿真草的質料與真草相比,硬得多、「嚡」得多,一記飛剷可能換來如燒傷般的傷勢,而且十分「啜」腳,一不小心便會拗柴,甚至嚴重的後果。嚴格來講,大部分球員聽到仿真草三個字都會怕怕! |
|